人才众多,竞争激烈,起点又低。怎么冒尖?很多人面临这个情况都会不知所措,能想到的无非就是多参加招聘会,多投简历,削尖脑袋争取面试,也就这些呗。但人家诸葛亮可不这么做,人家安安稳稳地坐在家里就把事情都办了。

他办的第一件事情是利用口碑包装自己。这里边,有三个人起了关键作用。这三个人是谁呢?第一个叫徐庶徐元直,就是歇后语“徐庶进曹营——一言不发”的那个徐庶。

刘备是很器重徐庶的,他问徐庶诸葛亮这人如何。徐庶说,胜过自己百倍。以前,刘备听到的都是诸葛亮的虚名,现在亲眼见到了诸葛亮的朋友徐庶,活生生地就在眼前,才能卓越,而且徐庶自己说诸葛亮比他水平高很多!于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倾慕指数一下子有了大幅度提高,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。

认识一个人之前,先了解他的朋友。这个叫什么呢?这个叫做“观人观交”。什么叫“观人观交”呢?就是想要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子,可以先去观察他的朋友,平时和他交往密切的人是什么样,这个人就是什么样。正所谓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和百灵鸟在一起,他一定会唱;和千里马在一起,他一定会跑。诸葛亮等自己的好朋友都和刘备认识之后,自己再出场,要的就是这种提升。

这种方法,今天我们如何借鉴呢?一方面,当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人的时候,十分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看看他身边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;另一方面,当我们需要展示自己的时候,其实不用自卖自夸,只要把我们身边一两位优秀的朋友展示给别人也就够了。这叫做呈现身边人,可以展现自己;观察身边人,可以了解他人。一个有才华的人,应该学会使用这种间接手段,达到直接展示自己的目的,这是智慧!

除了有徐庶的口碑介绍之外,还有另外两个重要人士的口碑介绍对刘备选择诸葛亮起了关键作用。这两个人是谁呢?我们来看看。

《资治通鉴》上记载,为了寻访人才,刘备专程拜访荆州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司马徽,司马徽说:“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,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”刘备立刻被这两个绰号给吸引了,一龙一凤,都是俊杰,这可太好了。他就问司马徽这两个人是谁,司马徽说伏龙是诸葛亮,凤雏就是庞统。

刘备上前见礼互通名姓,您猜这位来者是谁?他就是诸葛亮的岳父老泰山黄承彦。俗话说的好,一个女婿半个儿,这位黄老爷子为了姑爷工作的事情这回也亲自出面了。

关于诸葛亮的婚姻,这里我们要说上几句。《襄阳记》中记载,黄承彦是荆州知名人士,影响力很大,活动能量也很大,他对诸葛亮说:“听说你要选妻子,我有个女儿长相一般,但是才华和你很相配。”于是诸葛亮欣然答应,就娶了黄小姐为妻。乡里的人都以此为笑话,而且还编了顺口溜说“莫作孔明择妇,正得阿承丑女”,这个汉代顺口溜什么意思呢?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——诸葛亮搞对象,选个老婆不像样。